塔不拉手鼓簡介 作者 / 若池敏弘 譯 / 巫宗縉

塔不拉手鼓(Tabla) 在印度是最受歡迎的打擊樂器之一,起初是來自北印度,而在現今時日,於印度與鄰近國家當中,越趨流行。根據印度的歷史,這算是相當新穎的樂器,大約只有三百到四百年的歷史左右。在塔不拉手鼓這個樂器出現之前,他們使用一種,現今依舊流行於印度古典音樂──類似Pakwaj或是Mirdangam的雙面鼓。
塔不拉手鼓是由兩種不一樣的鼓組成,小尺寸的鼓,可以發出較高頻的聲音,稱為Dayan;大尺寸的鼓,可以發出較低頻的聲音,稱為Bayan。“Dayan”的意思是右邊,而“Bayan"則是左邊。正確而言,他們用右手打擊Danya,用左手打擊Bayan(左撇子則方向相反)。“Dayan"的鼓身通常是用玫瑰木、桃花心木或是芒果樹所製成;“Bayan"的鼓身起初是用木頭或黏土製作,但是在現今,用黃銅或者是紅銅都是非常普遍的,而Dayan與Bayan的鼓皮,皆是用羊皮做的。
再股疲的表面黏有一層黑色圓盤型材料,該部分稱為Gab或是Shahee,Gab是以金屬粉末與碳水化合物(由米或麥製成的麵粉)為材料所製成,另有一些材料,是Tabla師傅視為機密而不肯透露的。因為Gab的關係,塔不拉手鼓可以製造出一些很有趣的共鳴聲響。塔不拉手鼓獨特的地方在於齊聲想可以用人聲來唸唱。以印度的傳統來說,他們沒有像是西方音樂的音樂記譜系統。因此若要學習塔不拉手鼓,必須先學習如何唸唱塔不拉語言,這種語言我們稱為「Bol」,當使用Bol這個語言唸唱時,就可以產生韻律性的打擊語言,Bol有其特定的字彙、文法以及句法,在印度不同的地區,也具有不同特色的方言。
Tabla所擊出的聲音,可以用Bol的方式發出如類似下列的音:Na, Thin, Tee, Te, Tun, Ge, Ka, Dha, Dhin, Dhee, Nh, Ra, Re, Kat, Tak等等。
也可以製造出樂句,如:Dhee Ge Dhee Na/Tere Kete Dhee Na...
其實這套Bol系統,在塔不拉手鼓出現之前,已經存在於印度傳統鼓的表演當中,所以塔不拉手鼓承襲了來自於古印度音樂理論的韻律型態,這是北印度蒙兀兒帝國就從開始發展的,蒙兀兒帝國受到伊斯蘭文化與波斯文化的影響,不同於古印度傳統文化,因此當他們在北印度接觸時,產生有趣的化學變化,塔不拉手鼓是混血文化下的產物。

塔不拉手鼓的風格分為六種學派,稱為”Gharana”:
1.Delhi
2.Punjabi
3.Ajrada
4.Falkabad
5.Lucknow
6.Varanasi
每個Gharana都有不同的擊法、技巧還有Bol系統,但在現今,Gharana風格已經被融合,也不像以往一般,有一定的意義存在。
“Tala”系統非常的精確優美,人們相信“Tala”是來自於天地間的元素,例如:TeenTal(16拍)是來自馬的腳步,Roopak是來自孔雀的腳步,而JapTal則是從大象腳步衍伸而來的。
關於“Tala"一個獨特的觀念是「開始就是結束。」北印度韻律節奏的開始與結束的拍點,稱為“Sam",所以塔不拉手鼓演奏者很注意Sam。在強調Sam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拍點概念,稱為“Khali",其意義為「空白的」。相較於其他的拍點,通常在表現Khali的拍點時,是相對微弱的,而表現Sam的拍點時是相對強烈的。藉由強調強調Sam與Khali時,Tala會呈現循環的感覺,到最後還是會回到Sam。興度斯坦尼的音樂(北印度音樂),通常會用“Raga"(旋律)樂器與“Tala"(韻律)樂器來演奏,他們大部分的音樂都很即興。為了使音樂即興對話,塔不拉手鼓演奏者與Raga演奏者必須要非常了解彼此。
當Raga演奏者獨奏時,塔不拉手鼓演奏者會持續演奏基礎的節奏型態,該節奏型態稱為“Teka";當塔不拉手鼓演奏者獨奏時,Raga樂器演奏者持續基礎的旋律型態,稱為“Staii”,有時候他們會互相競奏,稱之為“Sangam”。
TeenTal(16拍)Teka拍子如下:
+Dha Dhin Dhin Dha/Dha Dhin Dhin Dha/oDha Thin Thin Tha/Tha Dhin Dhin Dha+=Sam,o=Khali
在興度斯坦尼的音樂裡,他們運用很多不同的節奏類型,稱為"Laya"。
Vilambit Laya=慢板
Madiya Laya=中板
Drut Laya=快板
“Tala"的其中一種節奏型態,稱為“Tihai". 在“Tihai"當中,同樣的韻律型態演奏三次,然後再回到Sam。Thihai有很多種變化型態,可以運用數學規則計算。通常,塔不拉手鼓的獨奏,會與Tihai的節奏型態結束,當演奏到Tihai節奏型態時,就意謂著獨奏片段的結束。
在Tala系統裡,人們運用了多旋律節奏型態,稱為“LayaKari",而“Jati"系統是LayaKari的基礎型態,被普遍運用著。
Brabar=1 stroke in 1 Matra(beat)
+Dha Dha Tee Te
Dugun=2 strokes in 1 Matra
+DhaDha TeeTee DhaDha TeeTe
Thisra=3 strokes in 1 Matra
+DhaDhaDha Teetetee
Khanda=5 strokes in 1 Matra
+DhTiDhaTeeTe
Mishra=7 strokes in 1 Matra
+DhaTiDhaTeeTeTeeTe
"Chand" system is mathimatical accent beat.
Eg,
Thisra(3 in one) In Brabar(normal)
1231/2312/3123/1231/....
Khanda(5 in one) in Mishra(7 in one)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123/.....
在一起運用“Jati"與"Chand"時,LavaKari系統越趨複雜,有時也運用Tihai節奏型態回到Sam。
如同以上所述,Tala擁有許多不同的型態。
Tala不只是韻律,還包含了哲學、語言、數學、邏輯還有自然等等,印度人相信,Tala是宇宙萬物的韻律,它包含了古老的知識。
當你了解這些規則後,你就可以用更自由的方式去表現情感。在興度斯坦尼,有相當多具有天賦的音樂家,當他們佔有一席之地時,往往打破傳統的規則,演奏出不同於過去歷史的新音樂。
Waka myspace:
http://www.myspace.com/tablawakaWaka日文部落:
http://toshiwaka.exblog.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