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4
10月18日 Waka和孟加拉缽歌吟唱@中山堂戶外廣場
1971 年建國的孟加拉是南亞最年輕的國家,過去有「金色孟加拉」之稱,令人猶記得它早期的黃金時代。歷史上這個與南亞次大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地區,在不同時期分別為佛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統治者所統治:最初是佛教,十三世紀時開始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十六世紀為蒙兀兒帝國征服,十七世紀時大部份的孟加拉人都已改信伊斯蘭教。十九世紀歐洲國家開始對當地高度發展的紡織業和四通八達的水路感到興趣,也因此成為英國在印度地區的第一個殖民地區。二十世紀的宗教和民族主義運動為這個地區帶來巨大的改變,1947年印巴分治,1971年東巴基斯坦獨立建國成為今天的孟加拉。
但是,這塊由三條河流沖積而成的肥沃三角洲土地,似乎不再為眾神所眷顧,全球性的氣候改變為這個地區帶來可怕的季風洪水和乾旱災害,全世界最大的田園風光和安寧的鄉村生活,開始蒙受著持續天災所帶來的威脅和貧困。然而,在這錯綜複雜的民族、宗教和自然環境中,此地仍然孕育著人類一項獨特的無形文化資產,也是影響印度詩聖泰戈爾創作極深的缽歌吟唱(Baul Songs)文化,它在2005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的代表作。我們把它翻譯成「缽歌」,因為它是遊走在孟加拉鄉間托缽賣唱的吟遊詩人(像是台灣早年四處走唱的唸歌藝人),雖然一貧如洗,歌聲中卻傳唱著人類追求身心靈最終自由解放的境界,讓我們試著去認識這項孟加拉的文化資產。
*****
缽歌(Bauls)是盛行於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遊走於孟加拉及印度西孟加拉邦鄉間一帶的神秘吟遊詩人,近年來再度在孟加拉鄉間流行起來,他們的音樂和生活方式對孟加拉人的文化影響至深,就連印度大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作品也深受其影響。
缽歌手通常住在村落中,並遊走於村落與村落之間以賣唱維生,用一種很簡單的單弦樂器艾克塔拉 (ektara)和杜布基鼓(dubki)伴奏演唱。他們屬於一種非正統的信仰傳統,這種信仰受到印度教、佛教、孟加拉Vasinavism 及伊斯蘭蘇菲主義的影響,但又與各宗教有明顯的差異;他們認為自己不屬於任何宗教、社會階級、特定神祇、寺院或聖地,而強調人的肉身就是神的居所。這種超脫世俗的自由思維、探討人神之間關係的詩歌樂舞深受孟加拉庶民的喜愛,以追求人類精神上的完全自由解放,歌詞內容最早可溯源自十五世紀的孟加拉文學。
師傅透過口傳方式傳授新的歌手
這種吟唱詩歌形成孟加拉一種獨特的民間音樂,受印度教虔信運動(Hindu bhakti movements)和蘇菲主義的一支shuphi的影響。歌手在鄉間的戶外空間向群眾演唱,師傅(guru)用這種方式向信徒們闡述生活的哲學,透過口傳的方式教授新的歌手,歌詞內容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變,以反應當代的生活意涵。
社會經濟條件是維繫缽歌手及這種文化現象的主要條件,在過去即屬社會邊緣人的吟遊歌手,在面臨孟加拉過去數十年來鄉村貧困的問題後,曾經是吟遊歌手主要聽眾的鄉民也沒有能力再供養這些詩人歌手,讓缽歌手的處境更加困難。(Source : UNESCO)
無形(非物質)文化是人類社群因應其生存環境、與大自然互動及歷史條件所集體創造(collective creation)的一種世代相傳的文化傳統,賦予該社群一種存在的認同感(identity)與延續感(continuity)。社群中的個體不僅是創造者、發展者、傳播者、也是繼承者,主要存在下列文化表現形式中:
* 以語言為媒介的口傳或口述傳統;
* 表演藝術;
* 社會習俗、祭典及節慶活動;
* 有關自然宇宙的知識與習俗;
* 傳統工藝;
今年為「國際語言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anguage),故「2008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動力論壇」以「無形文化的口傳藝術」為主題,試探討無形文化「以語言為媒介的口傳或口述傳統」(Oral traditions and expressions, including language as a vehicl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意涵。語言是人類主要的溝通方式,它不只是傳達訊息,也傳達人的情感、意圖和價值,確認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傳遞文化與社會的表現和習俗;不論是口說或書寫,語言都是人類記憶、傳統、知識與技能的載體,更是個人及社群團體認同的重要因素。而許多人類的珍貴文化資產在缺少文字記述和資訊傳播的時代,也以口語和口傳的方式傳承世代,傳唱歌謠也成為一個民族文化情感、集體記憶、知識傳播的重要媒介。
二天的論壇分以二個主軸進行:
10月18日「全球思維與在地行動」以探討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國際發展趨勢、亞洲先進國家及本國的保存政策和經驗為主,邀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國際總會會長、「UNESCO菲律賓國家委員會文化處」主任Carmen D. Padilla女士主講「國際語言年的全球反思」;「保加利亞國家科學院民間藝術研究所」所長、「UNESCO保護無形文化跨政府委員會」成員Mila Santova女士主講「UNESCO無形文化資產保護公約」的歷史背景、定義範疇及認定標準;國內重量級的專家學者分析日韓的經驗,及國內近年的發展和願景。
10月19日「無形文化口傳藝術代表作保存案例」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2005年間公告的「人類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代表作」(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及台灣在地具代表性的文化為案例,探討分享世界與在地無形文化代表作的文化內涵、表現形式、傳承困境與保存經驗,包括保加利亞碧斯翠夏婦人吟唱、菲律賓伊富高呼得吟唱、孟加拉缽歌吟唱、韓國的說唱藝術、台灣的說唱藝術、排灣族與泰雅族的史詩吟唱等案例,由實務案例中擷取彼此的經驗。
透過專題演講、研究發表、案例分享、影像紀錄及展演,「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動力論壇」擬提供國內從事相關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者及社會大眾一個認識各國無形文化資產的平台,從世界看到自己,凝聚共識與動力,共同為保護在地的無形文化資產,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而努力。
ICAA,IOV Taiwan/跨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台灣分會 :
http://www.iov.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